名师工作室是一群怀揣教育梦想的人不断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、教学观的基地。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,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,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需要在工作室文化建设、项目研发等方面做好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。
名师工作室因以“领衔人的姓名+工作室”的命名方式授牌,不同工作室在发展规划和运行机制上也会有所不同,“有特色”成为工作室文化建设的一种独特追求。四川省杨薪意名师鼎兴工作室以“在实践中创新,在创新中立意”为理念,秉承相互学习、共同发展的团队精神,注重内涵文化和外显文化的统一。
内涵文化是工作室群体内在涵养、综合素质的团队表现,是整个团队学术精气神的群体画像。工作室通过确定主张、设计徽标、创建室规等方式,涵养成员的做事风格、研学态度以及团队认同感。
领衔人需要了解成员的基本情况和愿望,将自己的教学主张、教学风格、研修特点的优势转化为建设特色工作室的资源保障,让成员一进来就清楚“我要做什么”Z6尊龙凯时官方网站,树立“我做了就会更好”的信心。
在数学教学中,“理解困难”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大的障碍,也是教师教学最“头疼”的问题。因此,“数学理解”就成为我们工作室的研学主题。围绕这个主题,Z6尊龙凯时官方网站我们确定了工作室的理念、宗旨和三年规划。
徽标是团队的符号,是名师工作室独有的一种文化标识,它蕴含着工作室的理念,是工作室外显文化的一种形象。我们工作室的徽标由字母X、Y组成。明线表明工作室的作用是解决教师学科教学和专业成长的问题;暗线是领衔人“杨薪意”的拼音缩写。在造型上,采用的是莫比乌斯带的立体效果,意味着加入工作室,就走上了专业学习永无止境的大道。在色彩上,选用的是金色,意味着教师是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,是孕育希望的事业;名师就似太阳,要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;名师要以专业水平,成为闪亮在教育界的“星光”。
按照名师工作室管理制度,工作室应及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、考核机制。但是,工作室不是行政组织,所以室规也会因领衔人的特点而有所不同。我们采取的是“宽进严出”的管理方法。“宽进”即给想发展、想提升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机会和平台。“严出”即严谨治学,为人师表。专业发展只要保持“主动”的精气神,“制度宽松,管理自主”有助于成员把精力集中在“深耕细研,强学重术”上,形成工作室“求实务实、扎实真实”的研习常态。
外显文化是工作室群体的公众形象,是工作室内涵文化的外在体现,是工作室发挥名师辐射力、引领力、感召力的价值标志。领衔人需要整合自身的辐射能力与社会资源支撑力整合,为成员设计持续不断的“有营养、易消化”的研修内容。工作室主要采用具身投入的方式,让成员卷入到真实的活动中去,通过主题活动、特色活动、研修活动提升专业能力。
工作室自 2018 年成立以来,就锚定教师专业需求,聚焦核心素养,变革常态课教学。如“教学设计,课堂展示”主题活动,工作室通过“一课一深思、一课一深研、一课一提升”帮助成员研读课标,从高站位认识育人价值;研读教材,从学科逻辑理解教学内容;研读学生,从学习者视角设计教学活动;研读课堂,从教育者视角培育核心素养。工作室先后聚焦核心素养中的“空间观念”“符号意识”“量感”等开展教学设计、课堂展示等活动,帮助成员在边实践边探索、边反思边精进中实现专业成长。
如何让理论认识与课堂教学知行统一,如何通过优质资源的开发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?领衔人需要以项目为抓手,以特色资源建设为载体,搭建全员都能参与的研习平台。
如“对话名师,为心赋能”活动,为了让成员感受名师的教学风采,欣赏名师的教学艺术,看见名师背后的努力,工作室先后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和特级教师20余人走进工作室,与成员面对面交流,破解成员的疑惑,拓展成员的视野,丰盈成员的教育教学观,增强成员专业成长的信心和底气。
伴随课程整合、跨界融合、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,教师个人的专业能力受到冲击,工作室顺势开展了“创意数学,学具建模”研习活动,领衔人发挥自己的特长,在兼顾学科特点、成员个性特点,为成员专业发展找到一条适宜的路径,帮助成员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型。
要帮助不同水平的成员突破瓶颈,获得不同层级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,领衔人必须不断创新学习样态。
专家引读,靶向指导。工作室通过“定时间、定主题、定专家、定流程”的方式,实现“研修+展示”一体化,通过派发主持、总结、撰稿等小任务,倒逼成员理性思考,营造敢于质疑、善于思考、勤于表达的研修学术氛围。
共读共思,知行合一。工作室每年采用“赠送+自购”的方式,通过“指定+推荐”的阅读活动,以摘抄精句精段、分享心得体会、展示微格教学等形式拓宽成员的专业阅读面,提升阅读质量,将理论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效对接,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同步提升。工作室的项目研发研发具有示范性、引领性的高品质项目是名师工作室的一大特征,也是名师工作室的一项创造性工作。
领衔人需要率先建构团队统一的教案设计框架、PPT模板,通过全员培训,让每一位成员拿到资料包后就能知晓一节课的设计流程。目前,工作室原创700余节微课,入选北师大小学数学资源平台、四川省教育资源平台、成都市教育云平台等,面向社会公益播放,点击量破百万。
工作室通过“变革常态课”促进课改深化,帮助成员把工作室的研修成果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设计。目前,在教学设计大赛中,工作室已经荣获全国团体特等奖4个、一等奖8个、二等奖3个。21人次荣获全国大赛个人特等奖,42人次获得全国大赛个人一等奖等。
工作室围绕课程标准,紧贴教材的编写体系,“拆掉教室的墙壁”,把课堂教学融入日常生活,将小学数学应知应会的主要基础知识,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方式呈现,创编了一套数学读物《随处可见的数学》,将学习指向实践,应用于生活,让数学学习变得鲜活、有意思且有意义。
工作室坚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,以反思提升为途径,通过“课题研究,知行统一”促进成员的学科研究能力。先后完成两项市级课题,其中一项课题成果2022年入选中国数学会数学教育分会的首届学术大会。
通过着力数学理解的常态课教学研究,工作室开展理论学习、教学研讨、课例研究、主题沙龙、专家引领等系列活动,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,孕育名师、催生新力,以工作室的专业辐射提升区域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,助力教育现代化的实现。
作者 杨薪意,成都市行知小学数学教师,正高级教师,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专家,四川省首批教书育人名师、四川省“天府万人计划”天府名师、四川省特级教师、四川省基础教育改革先进个人、四川省名师鼎兴工作室领衔人,主研课题《掘发学生学习力的“成就学堂”区域实践》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授予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,主编出版《随处可见的数学》(全12册)。